现在是2022年2月24日晚上11:37,我正打算睡觉,但脑子里有千千万万个单字蹦来蹦去。
今天早上,我七点多起床后就开始看《钛》,因为意识到好久没关注这些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,所以随便找了个金棕榈来看,没想到居然看到元素这么混乱的电影。非线性叙事的魅力迸发得淋漓尽致,整个故事并不紧凑,甚至还有好多好多长镜头看得我直发愣,我想,《钛》从某种程度上打破了电影的文学性吧,换句话说,电影可以讲通俗易懂的故事,也当然可以不讲故事,或者说,不怎么在意讲故事这件事儿,但不可否认,整个故事逻辑还是没什么漏洞的,只是受孕那一段我着实没想明白,见识短浅了。
108分钟的片,我断断续续看到了十点,因为中途还去知网逛了逛,发现根本没人写这部片,原因还蛮明了的,文人都爱惜自己的羽毛。尾声生产处我去查了下六级成绩,嘿,居然465,口语B级,我很开心。记得那天考完,落日熔金,万事万物都镀上了一层薄薄的光辉,西边太阳,东边挂了月亮,亮堂堂的。拍了一张照片记录当下的时刻,没有回应的分享倒也觉得舒服自在。
那场考试,我的座位在教室的最后一排的角落,背后就是信号屏蔽器。不知道是因为这台机器,还是因为我的耳机闹脾气,明明坐在位置上,头往左边倾斜一点就没声音,往右声音就来了,低下一些,声音又不见了。所以我考试时候一直保持脑袋尽量不动,眼珠子动,想起来还怪难受的,彼时也顾不上这么多了,能做完考卷即可。好在这次听力终于没有拖后腿,顺利过关。
我在小红书上看到很多考生考了五百多分、六百多分,但他们不太高兴,觉得分数太低了,或许,山外有山,人外有人吧,像我这个第二次考试才过了六级的人,对四百多分的成绩已经心满意足了。有时候,尤其是最近,我常常思考,教育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呢?以及,为什么现在会产生并壮大出“内卷”现象呢?我想,应该要从衡水模式的泛滥开始讲起吧!我中学时候,突然有一天,班主任说我们学校安排老师去参观衡水中学了,所以要换课。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所学校,没想到,后来它发展得这么快。
初中在私立校的生活,有一个词来形容,苦不堪言。初中毕业以后,我很少提及这些事情,现在回想,憋得越久越有可能给心里的阴影越描越黑。在我的初中,老师对待学生的态度真的会与成绩挂钩,当时我英语成绩不佳,给英语老师问问题,他看都不看,理都不理,所以我的英语成绩总是一瘸一拐。没办法问老师,就只能问同学,我的同桌对我特别好,初中三年我们都坐在一起,她英语好,认词认得快,我经常向她请教,她总是耐心地和我说。可以说是雪中送炭吧!
后来我就去了市里最棒的公立高中,老是听人说她没落了,说要不行了,说清华北大没几个,但是我在这里的生活和初中时候完全不同,好得多得多。私立校里人们依据成绩和家境被划成三六九等,成绩好的欺负成绩暂时落后的,家里条件好的欺负条件欠佳的,稀松平常。可能是因为性格,我常常扮演旁观者,加上个子高,没有人来欺负我,但我目睹过太多奇奇怪怪的事情了,当时我还不知道校园霸凌一词,也没有形成正义感,只是看着许多事情发生,长大后才意识到,曾经有人过着的生活是多么艰难,要是我能做点什么就好了。
妈妈给我买了好一些寒假雅思一对一的课程,授课老师是一位可爱的、温柔的、学识渊博的女老师,大约三十来岁,她时常鼓励我,我听错词、写错词、读错词的时候,她不会像初中英语老师那样投来鄙夷的目光,而是会指导我找到自己的方法。最近我发自内心地感觉到我的耳朵灵敏起来了,昨天晚上睡觉前脑子里有好多单词在穿梭,现在也是,嘿嘿!
今天终于出日啦,尽管下午铅灰色的云层叠得密密麻麻,总归是天气好起来了,准备把运动事宜提上日程。
还有一件事情想记录,今天俄罗斯和乌克兰打战了,希望不要有平民百姓伤亡,建议把战争移到赛博空间,互攻网络就好了。Make love, no war.